For the Record
生命与理想,救赎与守护,小丑与懦夫,友谊与承诺,英雄与勇气。
总得写下点什么
生命与理想,救赎与守护,小丑与懦夫,友谊与承诺,英雄与勇气。
“我是一个相当理想主义的人,也许你会觉得我言过其实,但是毫不夸张地说,我在紫荆站这样的PT站中真正找到了共鸣,找到了自己理想中的社会,一个用合理合适的规则激发出人心中的热情的社会,虽然这只是一个很单纯的社会,只是一个单纯的学生的小小理想。我也知道这个世界从来就不像想象中的那样美好,但是我依然想走一条自己认为应当选择的道路。”
无法忘怀的抉择,不应忘记的决定。
明人不说暗话,我今天就是来发泄情绪的,这些东西或许不适合写下来,或许不适合发出来,或许没那么有条理,或许会让人觉得我太巨婴,但我今天就是要说。我必须提醒自己,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,或者说,我曾经是个什么样的人。 玩家 2022年5月2日于仙林 希望张主任也能早日走出自己的舒适区,早该走走了。 玩家 2022年10月19日于仙林万达茂 “你为什么喜欢玩电脑游戏?” 这个问题在知乎上见到了不少次了,也有
这篇是为阅读课程《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与基础》所写的读书报告,总体上是承接了一部分上一篇《互联网技术与技术伦理》对哲学的一些思考而写的,其实严格而言(我也在后记中提到了),这篇文章和《论不平等》关联性并不算高,一个客观原因就是卢梭的这篇《论不平等》我并没有非常好地理解透彻,因此花了很久才确定了报告的主题,这也可以从报告的文字较为零碎的事实看出,很多的段落是我一时间想到就写下来的(比如说,最后三
其实想说“互联网精神”这个话题已经很久了,我还记得在大一军训的时候,由于晚上没有夜训这样的反人类操作,因此只要没有讲座,就相当于是完全空闲的夜晚,在此条件下,不写点什么似乎是对这一大片空闲的浪费。这个话题就是当时写的几篇文章之一,然而与其他几篇不同的是,也许是因为积累不够,也许是因为水平还不足以自圆其说,这篇从开篇以来便磕磕绊绊,始终没有写出成稿,后来军训结束开始上课后,就没有这样的时间供我挥霍写
这是我大二时所选的通识课《中国法治进程》的期末小论文,时隔两年重新阅读,仿佛还能回想起当时中午在和园门前小街上,一边踱步一边在电话中和家父讨论文章内容与观点的场景。说来,选择了这门课程其实也是受到了家父的不少影响,平日里讨论种种社会问题时,他常常强调法制和法治的重要性,强调规则对于社会的作用,在这样的熏陶下,这门课程自然对我产生了不小的吸引力。我一直认为,想要支持或者批判一种观点或现象,就必须要对
好像好几年之前,我父亲就告诉我,应该找个地方写一点东西,无论是钻研技术方面的心得,还是平时心里的一些感触,都可以写下来。我想他说的是没错的,然而直到今天,我才终于搭建好了一个自己的博客网站。扪心自问,搭建一个网站并不算困难,我也确实是想要留下一些记录的,在刚刚入学的时候,我还曾经写过点零散的文字,和我父亲分享交流,然而也不知道是因为时间安排的日渐紧凑,还是懒惰情绪的增长,又或者是两者的共同作用,在